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陳文山教授為了【車籠埔斷層古地震研究計畫】 而來到竹山地區
他在進行車籠埔斷層槽溝開挖及古地震調查時 發現槽溝的剖面呈現出非常清楚的地表
破裂及摺皺與斷層構造 這是多次地震所造成的結果 也是非常難得見到的地質景象 具
有高度的學術研究及保存價值 經教育部決定推動保存計畫 由國立科學博物館負責工程
興建及營運服務並與鄰近鳳凰谷鳥園 921地震教育園區共同組成完整的保存與生態園區
〈文節錄自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303期館訊〉
整個保存園區內容皆屬專業地質科學 一般民眾需有導覽人員解說才能略知一二
總而言之 大自然的奧秘深不可測 所以如何與大自然共存共處值得深思學習
園區位處國道3號竹山交流道正前方
園區公共藝術作品●振秧● 由在地藝術家 游文富先生從
經歷災難後的重生意象與竹山生生不息的意念 透過數以千計的細長鋼管
將地震的震波曲線轉化為有如秧田亦如山巒的意象 期望將大地脈動後的
重生精神傳承給大眾
半圓球形的●斷層槽溝保存館●建築體
●集集武昌宮●921地震時震垮 至今仍保留原狀
921大地震 我當時的辦公室
2013.2.21/22竹山遊記